近日,凉风习习,清爽怡人,蚌埠市龙子湖实验学校校长史威和小学部教务处主任刘丽陪同龙实验援疆教师孙亮来到蚌埠市教育局。在这里,孙亮将横跨近五千公里远赴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固玛镇,开始为期一年半的教育援疆之行。
其实,早在两年前,援疆的种子就已在孙亮的心中种下。2022年4月,蚌埠市龙子湖实验学校与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固玛镇第一中心小学结对帮扶工作正式启动。一年多的时间里,孙亮带领龙实验小学部语文组的老师们与固玛一小的语文团队共学、共研,深入交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心中也对新疆那片沃土有了深深的向往。2023年6月,在龙实验王玲书记的带领下,孙亮为新疆固玛一小的师生们带去了示范课《宝葫芦的秘密》,课堂上新疆孩子们求知若渴的样子在孙亮的心里挥之不去。同事们开玩笑说,有机会就到这里来援疆吧。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援疆的种子,就此悄悄地埋在了他的心底。
8月初,听闻今年有援疆的机会,孙亮义无反顾地报了名,并通过层层遴选顺利成为49位教育部“万人援疆计划”援疆教师队伍中的一员。虽然感受到面对离开家庭、父母和孩子的阵痛,想到异地生活的变化有过不安,但来自妻儿、父母和学校的多方支持,坚定了孙亮援疆的决心。
皮山县安徽实验学校是孙亮的援教单位。这是一所建立于2021年的新学校。占地面积400亩,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是一所安徽援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因为就读学生来自周边六个乡镇和新旧两城,生源质量差异较大,再加上师资匮乏,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工作量都很大。孙亮担任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每周20节课左右,加上每天的不定时调课,平均工作量都在20节以上。
孙亮所在的教学楼在学校的最南端,距离学校大门有六七分钟的路程,而且上下午的课基本上都安排有最后一节,必须这边刚下课,就得往校门赶,稍微耽搁一两分钟就得跑着才能到大门口,往往是这边上班车,那边就关门出发。即使是这样,孙亮也从没有迟到过一次。
对于安徽实验学校的学生,孙亮有着莫名的亲切感,一进入岗位就全情投入教学工作。虽然之前对新疆学生的学情有一定的了解,但真正开展教学之后还是让孙亮有点猝不及防。不过新疆学生淳朴的性格和真诚、热情的品质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他们学好语文,感受到国家通用语言的魅力。于是他及时调整心态,一边根据学情不断寻找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一边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学生生字掌握不好,就从一年级识字方法教起,让学生学会自主识字;学生课文读不好,就通过范读、领读、听读、共读、评读等多种形式纠正学生发音;学生阅读理解困难,就在课堂上花更多的时间在课文理解和方法讲授上,宁可讲慢一点,等一等,也不一笔带过,听之任之;学生写作有困难,就先交流,再给模板,然后练写,接着反馈修改,一遍不行就修改两次,三次……直至能写成比较通顺的文字。为了激励学生,除了课堂上更多的表扬评价,孙亮还自费购买了大量的糖果进行奖励,通过集小星星换免写卡、阅读之星卡、书写之星卡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的变化也许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静待花开,但孙亮相信,付出终有回应,坚持必有回响!
“那一天,别离故乡,背起行囊去遥远边疆。那一天,别泪两行,亲人盼平安归来无恙。那一天,横绝九荒,历史的责任肩头担当。那一天,纵越大漠,光荣的使命记在心上……”9月8日,在皮山县安徽实验学校迟来的开学典礼上,《大爱无疆》的旋律在操场上空回荡,也驻留在孙亮的心房。他要在这宝贵的三个学期的时间里,用自己的行动,对援疆三问给出满意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