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工农小学:"教"学路漫漫 "研"途皆风景

秋之美,在于沉淀与收获;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为进一步深入贯彻新课标精神,落实减负提质,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共同探索数学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2024年11月7日上午,工农小学朱紫薇老师参加了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小学数学“问题引领,自主支持”数的认识主题教学研讨活动。朱紫薇老师执教了《10的认识》这一课,并和其他兄弟学校优秀数学教师共同研讨。

新课伊始,朱老师出示“丢手帕”游戏的情境图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并有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9添上1就是10,为理解计数单位做铺垫。

在探索新知阶段,朱老师带领学生在摆小方块和用计数器拨数珠的情境中体会十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是“1”这个单位累加的结果,进而感受“计数单位”和“位值制”,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学生们在朱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踊跃发言。他们通过观察、思考、交流,逐步理解10这个计数单位的意义——10个1一就是1个十,整个课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在巩固练习中,朱老师巧妙运用数一数、写一写、说一说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不断经历、体验、感受和探索,从而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课后,经开区教研员刘小燕老师做了《基于计数单位和位值制理解数概念》的报告,指出了本节课的亮点。

最后,蚌埠市教科所赵劲松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点评,高度赞扬了本场活动的顺利召开,肯定了老师们的积极参与和深入思考,并殷切希望各校教师能够将本次活动的所学所获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不断推动全市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心中有“课标”,脚下有路径。工农小学数学教师将继续研习新课标,躬身实践,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反思重建,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以新课标为导向,准确把握课程教学改革,用心沉淀,实践运用,实现学科育人目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开花。(欧然然)

安徽网蚌埠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老师,学生,素养,新课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