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治疗顽固性便秘,老董已经跑遍了安徽省内外各大医院。在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慢性便秘专病诊室里,他焦急地从大包里拿出十余种导泻药物,都是刚开始吃有效,慢慢就无效了。每天处于紧张焦虑中,无时无刻不在承受便秘的折磨。老董打听到目前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首先在我市开通了便秘专病门诊,引进了肠道菌群移植治疗便秘的技术,此次专程慕名而来。接诊的田宏亮医生详细分析了患者病情,完善了便秘相关检查以及肠道菌群分析,结果显示为:伴有肠道菌群失调的慢传输型便秘。依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推出的《肠道菌群移植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及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肠道微生态与肠菌移植专业委员会牵头制定的《慢性便秘肠道微生态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田医生为老董制定了规范化肠菌移植方案。通过一疗程肠菌移植,老董便秘困难程度明显改善,只需要服用益生菌,就可以达到每两天排便一次,大便也不像之前那么粗硬了。更可喜的是,他摆脱了之前不得不服用的多种刺激性泻药。
普外科、消化内科田宏亮、陈侃博士完成医院首例肠菌移植
粪便能治病
虽然听起来有些"重口味"
但该方法已有数千年历史
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我国第一部急诊医学手册《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著名中医葛洪使用粪便悬液治疗食物中毒和严重腹泻。书中描述"饮粪汁一升,即活",可见其具有"起死回生"之奇效。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使用新鲜粪便悬液、发酵粪便溶液、干粪或婴儿粪便可有效治疗腹痛、腹泻、呕吐、便秘等腹部疾病。
近年来,随着对移植技术的不断深入探索以及粪便"银行"的建立,"肠菌移植"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如今,肠菌移植是一项临床有效且成熟的医疗技术,可以治疗包括肠道疾病、脂肪肝、糖尿病,甚至孤独症等多种疾病。
移植的是"菌" 不是"粪"
肠菌移植也被称为"粪便移植"、"粪菌治疗"或者"肠道微生态移植",它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肠道菌群失衡患者的胃肠道内,重建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
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的有益细菌会维持动态平衡,抑制致病菌生长。如果该平衡遭到破坏,患者自身的菌群就会失去恢复平衡的能力并逐渐恶化,形成难以逆转的症状。此时采集健康者粪便,制备成胶囊或悬液给患者服用后,可让有益菌掌控局势,在患者肠道定植生长,那么被破坏的平衡就会修复,使患者肠道恢复健康。
不要小看这一过程,肠菌移植小到可以改变他人的健康状态,大到可能会拯救一些人的生命。但是,需要科普的一点是,肠菌移植的不是粪便,而是粪便中所包含的功能菌群。
健康人的肠道菌群
如何"举家搬迁"到患者肠道内?
我们每天排出的粪便组成都一样:含有食物中不消化的纤维素、结缔组织、上消化道分泌物,如黏液、胆色素、黏蛋白、消化液、消化道黏膜脱落的残片,上皮细胞和细菌。如果不吃蔬菜和粗糙谷类,粪便组成常是一致的,即65%的水分和35%的固体。固体部分细菌最多可达50%,因此,菌群移植有用的是粪便中的活菌。不过,将健康人的肠道菌群"举家搬迁"到受试者肠道里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单单由谁来提供健康的粪菌,就是一个非常严格的筛选过程,可谓"万里挑一"。采集到粪便之后,还不能直接使用,要用一套全自动化的机器进行分离,经过注水、搅拌、过滤、离心、沉淀等步骤,得到纯化的细菌。其中单过滤的步骤就要重复数次,每一道过滤用的滤网孔径都比前一道滤网的孔径更小,最后一道滤网的孔径只有0.07毫米,基本上可以把所有的杂质去除,只剩下细菌微生物。分离出来的粪菌再用生理盐水制成混悬液供移植使用。
肠菌移植的安全性
肠菌移植的安全性主要与两方面因素有关,即供体的生物安全性和移植的操作安全性。有句话用于描述供体筛查的严格性很确切,叫作"不是输血,胜似输血"。供体不仅要筛查排除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已知传染病,还要排除寄生虫、条件致病菌感染,甚至连饮食习惯、排便习惯、情绪状态、肿瘤家族史都要进行调查,不符合要求的排除。而移植操作的安全性主要与移植方式有关。如经内镜移植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手段,经胃镜、结肠镜移植操作风险与常规胃镜、结肠镜检查的风险基本一致。医生需根据患者病情和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移植方式。
肠菌移植治疗适应证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在内的慢性腹泻;伴有肠道菌群失调的慢性便秘、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 肿瘤相关疾病:肿瘤免疫治疗的增敏、肿瘤免疫治疗及放化疗所致肠炎等; 精神系统疾病:自闭症、焦虑症或抑郁症、多动症、抽动综合征等; 代谢相关疾病: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高脂血症等; 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癫痫等; 经研究证实和肠道菌群紊乱有明显关联的其它疾病;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依托国内最大的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建立,专门设立了每周四上午肠功能紊乱专病门诊。团队作为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蚌埠分中心单位参与撰写多部肠道菌群移植领域共识,创建了严格的供体菌群筛选流程及标准化菌群液制备和质控体系,成功应用于多种肠功能障碍疾病,如便秘,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
马静,外科党总支书记,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外科兼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外科学”教研室主任。
专业特长:具有丰富的开放及腹腔镜手术经验,擅长普外科复杂疾病的救治。在院内率先开展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脾切除及断流术等手术,擅长胆管或胰腺肿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肝癌腹腔镜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胃及结直肠癌腹腔根治、腹外疝腔镜修补、慢性便秘综合及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腹腔镜治疗等普外科复杂良恶性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普外科专家门诊,周四上午慢性便秘专病门诊
田宏亮博士,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科主任助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功能肠道外科医疗组长,同济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同济大学硕士生导师。
擅长:长期从事慢性便秘、肠梗阻、腹泻、放射性肠损伤,肠外瘘、严重腹腔感染、营养支持、短肠综合征、结直肠肿瘤等重症复杂疾病的基于肠道微生态治疗基础上的内科及外科综合治疗。
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普外科专家门诊,每周四上午肠功能紊乱专病门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