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蚌埠新闻网消息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春意渐浓,草长莺飞,正是植树造林好时节,蚌埠市各地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义务植树活动。
想植树却“一地难求”
最近,主动要求参加植树活动的市民越来越多,但是市区内能供义务植树的空地已经越来越少。
上周五,市民孙女士想联系一处义务植树点,周末带着孩子去植树,但预约了几个地方,对方都表示,早就约满了,实在没法再提供额外的义务植树名额了。
“没想到在市区可供义务植树的地方那么抢手,堪比下班回家‘抢车位’。”孙女士没法,后来带着孩子去了位于固镇的较远的一个义务植树点。
今年,高新区迎河路一块50亩的空地被列入义务植树点名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分局工作人员戴晨负责该点位的植树预约。“原本我们预计200—300人来植树,但预约信息刚一公布,很快就有将近500人预约来植树,实在接待不了。”戴晨介绍,因为这个点位距离市区较近,所以成了很多单位、团体和家庭义务植树的理想目的地。
志愿者在积极参与植树
位于龙子湖区李楼乡的万绿生态园和俞园的两处植树点也同样是人气火爆。负责这两个点位植树预约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龙子湖区分局工作人员许程建介绍,原本计划这两处植树点在整个植树节期间,累计能接待四五百人前往植树,但从目前预约情况来看,仅植树节当天的预约量已经达到近五百人次,不得不进行“限流”。
由“浅绿”向“深绿”挺进
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6个植树节。我市共设立义务植树点62个,共计面积1902.9亩。2023年,我市设立84个义务植树点,共计2580亩。2022年,90个义务植树点,共计3265亩。2021年,81个义务植树点,共计3836亩。
可供全民参与义务植树的土地面积在逐年下降。
“经过40多年持续不断造林绿化,目前全市可以用来大面积植树造林的地方已经很少,不过,换一个角度看,提升森林质量也是建设绿美珠城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改造提升造林质量,深入推进由‘浅绿’向‘深绿’转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长制科相关负责人张硕介绍,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国土绿化成效显著,到处都是绿色的植被,找地方种树确实比较难。还能种的大多是一些新建的公路道路两侧和城市新区,而这类区域内也不是想种就能种的,植什么树、在哪里植都是有讲究的,植树并不是一个简单、随意的行为。
但换一个角度,植树造林、国土绿化仍有施展空间。
曾经杨树、柳树是我市的主要绿化树种,这类成材快的湿生树种也为绿色珠城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如今,政府部门专款购买高质量的林木苗种用来义务植树绿化树种。比如今年义务植树,我市计划种植树种中除了池杉、柳树、杨树、山桐子、核桃、栎树、高干女贞、榉树等易种易活树种外,还有红叶石楠、银杏、栾树、法梧、紫楸等秋色叶树种,以及桂花、石榴树、紫薇、海棠、梅花、桃树等广大市民十分喜爱的花灌木,既能保持林木存量,满足观赏需求,又能藏富于林。
呵护生态,也是一种“植树”
又到了踏青好时节,不少市民喜欢爬上涂山,看看春天的颜色。
每天早上7点是护林员冯太保准时上山的时间,胸前的制服口袋里时刻揣着两个对讲机。一旦出现火情,这两只对讲机会立刻“唤醒”这两条线上的所有人立即投入灭火状态。
虽然现在遇到火情的概率很低,但冯太保上山还总是带着灭火机、扑火拖把等工具。14年护林员生涯,让冯太保对涂山的沟沟壑壑早就了然于心,一草一木更是像扎根在了他的心里。
“青山常在、推门见绿来之不易,人,得对自然有敬畏之心。共同创造、维护好生态的弦可松不得。”冯太保说,见证荒山荒地到林木葱茏的巨变,植树节给他的最大体会是其中蕴含的警醒之意。从2016年以来,山上就没出现过火情,这和护林员们每天尽职尽责地现场巡查有关,也和广大市民、游客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态环境的呵护密不可分。在他看来,建立绿色生活方式,上山不烧纸、不抽烟、不乱扔垃圾,呵护生态,也是一种“植树”。
“这片是樱花林、那边是黄金槐……一年又一年,山上的树越来越多,都是大家一锨一锨种下去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禹会区分局的工作人员杨宏春亲眼见证了涂山由荒山到青山的转变。“20多年前,涂山上光秃秃的,远看就是座石头山,现在漂亮多啦。上世纪九十年代涂山的森林覆盖率只有20%,现在已经是65%。”杨宏春介绍,今年,我市还将实施“绿美涂山”工程,通过一手抓生态保护修复,一手抓绿美景观塑造,千方百计挖掘国土绿化潜力,将森林覆盖率再提升1%,山上的各处景点、设施也将继续升级、美化。
8种方式都是植树节“打开”方式
2021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3万亩,完成农田林网建设60万亩,完成森林抚育9万亩,省级退化林修复1.0万亩,完成新建绿色长廊30公里,全市林业产值达到94.6亿元。
2022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2万亩,完成农田林网建设60万亩,完成森林抚育4.9万亩,退化林修复1.2443万亩,全市林业产值达到105.92亿元。
2023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4000亩、森林抚育5万亩、省级退化林修复9000亩、封山育林1.9万亩,完成农田林网新建补建5万亩。
连年结出丰硕的生态成果,蚌埠市的森林覆盖率也已经达到21.25%。
如今,植树造林、绿化国土、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认为只能通过植树的方式才能体现植树节的节日意义,这个观点早就落伍了。随着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多样化,植树节的内涵如今更为丰富,‘打开’方式也不断出新。”张硕介绍,“植树节”不该只是一个狭隘的概念,因此不能仅仅局限在“种树”这一项活动。参与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以及其他多种形式,都是义务植树的尽责形式。如今开展植树节活动,更多的是唤起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今年,考虑到义务植树基地的减少可能难以满足市民朋友们日益增长的积极植树热情,我市首次在市辖区设立了15个“绿色驿站”,共计面积1360亩,广大市民可赴身边的风景区、自然保护地踊跃参加与植树节有关的抚育管护、自然保护、绿化宣传、志愿服务等义务植树尽责活动。
蚌报融媒体记者 陈 瑶 通讯员 汪 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