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合肥在线消息 7月25日,记者获悉,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陈伟博士课题组在安徽省五河县沱湖调查时,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震旦鸦雀的巢穴内竟有一枚与众不同的卵,这也是安徽境内首次观察到震旦鸦雀巢被寄生的现象。
震旦鸦雀是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中国东部及东北部、蒙古、西伯利亚东南部。该物种于2006年5月在安徽省五河县沱湖被观察到,为安徽省鸟类分布新记录。
2024年7月23日,陈伟博士课题组在安徽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中,一次发现了80余只震旦鸦雀。同时也观察到该鸟的一个鸟巢。鸟巢内有4枚卵,但其中有一枚卵外形与其他三枚截然不同。“震旦鸦雀的卵是棕黄色斑点的,另一枚卵是黑色斑点,差别非常大。”陈伟分析道,通过资料查询发现,这一只是大杜鹃的卵。而这也恰恰揭示了大杜鹃寄生的特性。它们通过将卵产在其他鸟类的巢中,利用其他鸟类为其孵化和抚养后代,而大杜鹃自己并不参与孵卵和喂养雏鸟的过程。
这是安徽境内首次观察到震旦鸦雀鸟巢被寄生现象。该现象的发现不仅为后期研究鸟类巢寄生奠定了基础,而且对震旦鸦雀繁殖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契机。
记者 张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