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学生暑期实践与研学 多样精彩何以尽善?

据蚌埠新闻网消息   走进乡村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在乡村振兴的舞台贡献力量;走出家门,领略自然之美,在旅行研学中增长见识;在家门口的科普基地、博物馆,感受科技创新的无限魅力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暑期生活中,蚌埠市青少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大课堂”,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丰富了见闻、增长了才干,收获了成长。

社会实践“大课堂”是否更好地发挥出实践育人功能?如何让家长和孩子都满意?

大学生的“实践之旅”

“这梨子长得真大嘞!”正在采摘新鲜梨子的任伟栋,扭过头跟小伙伴们说。

“确实,不孬。”听到这乡气十足的话,怀远县徐圩乡梨园村梨子采摘园里,传来阵阵笑声。

暑期,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田野青春”实践团正在这里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埋头苦干的任伟栋,是这次社会实践的队长。“以前只知道吃梨,不知道这梨子从地里到我们嘴里,农民流了多少汗水。”他说,就说梨子成熟后,要经过采摘、挑选、包装、运输一系列过程,才会出现在超市或者水果店,让他在体验中感受到了果农们的不易。

除了体验劳作,大学生实践团还参观了梨园村农产品展销中心,看到了梨子的深加工产品,如梨子酒、梨木木雕等。队员们通过驻村书记的介绍,认识到当地产业链的发展状况,了解到梨园村梨文化的形成、演变与发展。

社会实践,是否更好地发挥出实践育人功能?

“走向农村、心系家国、躬身实践,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经风雨、见世面,开阔眼界、增长本领的生动课堂。”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田野青春”实践团指导老师谢涛说,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如何紧密联系群众,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社会接轨、与实践挂钩,更能激发大学生真正的探索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

家门口的“魅力课堂”

蚌埠市博物馆是蚌埠历史的忠实记录者,置身其间,你可以看到记录珠城古韵的石碑,种类众多的动物化石,还有双墩遗址抢救性发掘出土的陶器、石器、蚌器、骨角器等,为大家呈现了蚌埠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家门口参观博物馆,是培养孩子家乡情怀和民族情结的好去处,更具有超高的性价比。”市民章晨静说,她和孩子花了2天的时间,一起参观博物馆,听着解说员的讲解,对一些感兴趣的文物,回家又和孩子一起查了资料,进行了深入了解,探寻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内涵。在她看来,这不仅是一次暑期“研学”,更是一次有意义的“亲子活动”。

暑假期间,家门口的科普基地、博物馆,成了孩子们研学的热门之选,在实践中增长见识,获得成长。

刚下过雨的午后,街道上行人很少,但蚌埠市科技馆内却十分热闹。

王老师正在科学小课堂上做实验,只见王老师将水盆中含有丁烷气体的泡沫水放在手中,用火一点。“咻”地一声,火焰便从他的手掌升起,活像一个“火焰掌”。

孩子们看到这一幕,一个个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神奇的科学实验现象让孩子们连连称奇,直呼“没看过瘾”,在和老师的互动中孩子们锻炼了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今天我跟妈妈一起来逛科技馆,跟着王老师学到了很多用火的知识,特别开心,下次还想来。”蚌埠市直机关第二幼儿园瀚林园中班的阮君扬说。

“暑假,我们接待了很多组团来研学的学生。这次来研学的孩子,最小的5岁,最大的有12岁。”市科技馆展教科科长翟久行说,跟着王老师做完实验后,孩子们还会跟着讲解员参观各个展区,“零距离”感受科学魅力,在体验中激发科学兴趣、在探索中树立科学精神、在思考中启迪科学智慧。

暑期研学的“满意攻略”

“看到了大海,喂了海鸥,还交了好朋友,我特别开心。”9岁的乐乐说,他在暑假的小记者夏令营里玩得很开心。

蚌埠日报小记者夏令营活动现场

7月,蚌埠日报小记者威海夏令营第一期顺利举行,神游海底世界、赶海拾贝、海上快艇、出海喂海鸥、海上舢板……42名蚌埠日报小记者度过了难忘的“海味”之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内容丰富的研学和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们在假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接触社会的需求。不少家长表示,想利用假期让孩子开阔眼界。

研学,花钱的是父母,体验的是孩子。如何让学生和家长都满意?

“不能只顾着玩,得有收获,涨知识、见世面,有‘研’有‘学’,钱不能白花。”在市民陈女士看来,研学,最重要的是,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要玩好、学好。

说起研学,并非是今年才有的新鲜事。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研学过程中,孩子们的快乐也感染了我。”蚌埠日报社运营中心小记者部负责人何平介绍,蚌埠日报小记者威海夏令营由蚌埠日报小记者团和威海晚报社联合举办,为蚌埠中小学生独家定制,“小记者”的品牌属性和媒体资源优势,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参与进来。她说,孩子们登上了刘公岛参观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走进近代力学事业奠基人之一——郭永怀纪念馆、国家电投新能源科技馆等处研学,在安全水域内,孩子们与大海亲密接触,体验海上活动项目,齐心协力完成活动任务,在凉爽的海风中收获成长和蜕变,体验城市创新发展,在行走中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高质量研学活动,要满足学生哪些需求?

“有研习的过程、有学到的知识、有旅游的体验,有‘研’有“学”有收获。”市委党校副教授崔北军说,做好研学,首先,要“有的放矢”,有游无研、研而不学、走马观花,都不是好的研学体验。

在崔北军看来,目前,研学市场竞争激烈。未来,需求与供给共同增加也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繁荣,要真正以学生和家长需求为出发点,做好课程设计,打造高质量研学产品,才能行稳致远。(融媒体记者 周芳林  实习生 贾京峰 文/图)

安徽网蚌埠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孩子,蚌埠,实践,暑期,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