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鸟叔镜头里的“绿水青山”

据蚌埠新闻网消息   十多年前,背上专业相机,蚌埠鸟类保护志愿者郭建和、吴希琳、老马等,开始了蚌埠“行者”的记录生涯。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荆山湖湿地、龙子湖、沱湖……一只只珍稀鸟儿、一个个城市“生态表情”被瞬间定格。

10月10日5时许,蚌埠荆山湖水色澄碧、水草丰茂,伪装后的蚌埠“鸟叔”们匍匐在草丛里,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老马轻声说,秋冬季节,这里就是“鸟儿的天堂”,说是“天鹅湖”“白鹭湾”一点也不为过。

鸟类保护志愿者们在观鸟、拍摄鸟类活动

为了蹲守到珍稀鸟儿,“鸟叔”们耗时一个月甚至几年,是常有的事。多年“追鸟”,老郭不仅了解多种鸟的习性,还能分辨出十几种鸟类的叫声。

“嘘,鸟来了!是白鹭!”临近10点,几个小时的蹲守,老郭和他的伙伴们,终于等来了一群迁徙的候鸟,有白琵鹭、中白鹭。微风轻拂,暖阳朗照下,碧水微澜荡漾满眼都是美丽的白鹭,静静徜徉其间构成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卷。他说,蹲守了半个月,这是他们今年拍到的首批迁徙鸟类。

近年来,蚌埠市不断加大湿地、水域投入和治理力度,生态环境逐渐改善,荆山湖、三汊河等地已形成水碧、草丰的湿地景观,适宜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鸟类来蚌埠越冬。

“这些年,在蚌埠拍到的鸟有180多种,尤其是近几年,新的鸟类品种明显增多。”79岁的郭建和,将拍摄到的鸟类图片分门别类,做了一个表格,记者数了一数,整整有二十多页,“鸟中熊猫”震旦鸦雀、绶带鸟、东方白鹳等,都有珍贵的图片资料。

“鸟叔”赵阳,热爱观鸟和拍鸟。通过镜头,他记录珍稀鸟类越来越多,也见证了蚌埠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好。他说,随着保护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家更加意识到,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鸟儿爱上蚌埠,说明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脱下丛林伪装帽,“鸟叔”们走出观鸟区,坐在草丛上缓缓喝了几口水,大家打开了话匣子,身影与大自然相融。

候鸟迁徙途经淮河流域的蚌埠市。 郭建和 摄

“我发现,一只须浮鸥幼鸟蹲在水中竹竿上张大嘴巴,嗷嗷待哺,过了片刻,一只须浮鸥捕鱼归来,它在接近幼鸟时,突然扬长而去。”蚌埠鸟类保护志愿者李思说,美丽而一度罕见的鸟儿,如今在蚌埠成了常见鸟。越来越多的鸟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蚌埠河湖保护的成效。

“人们爱鸟、护鸟的意识增强了!”蚌埠爱鸟人士沈敏感慨地说,在淮畔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对绶带鸟,连续两年都在村里的同一棵树上筑巢,并繁育出了幼鸟,而且幼鸟都养育成功。

“前两年,淮上区南淝村来了两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天鹅,村里的乡亲们自发承担了保护它们的责任。小孩子顽皮,村民担心孩子们干扰大天鹅,便轮流守候在大天鹅活动区域。”郭建和告诉记者。

“鸟叔”们是一群以观察记录鸟类活动、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志愿者。他们在蚌埠发现和记录了极为珍稀的震旦鸦雀、东方白鹳、白鹤、针尾鸭等,为生态环保事业研究提供了蚌埠地区鸟类生存状态样本。

一组来自安徽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湿地内有鸟类126种。近年来,濒危鸟类震旦鸦雀,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红隼、小鸦鹃、白尾鹞、灰背隼等,越来越多的鸟类在这里飞翔、嬉戏。(融媒体记者 周芳林 文/图)

安徽网蚌埠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湿地,蚌埠,白鹭,鸟类,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