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打头阵 蚌埠向新行

编者按  “如何充分用好科教资源,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如何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如何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日前,在全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市委书记黄晓武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重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提出10个问题,字字铿锵,句句务实,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今起推出“高质量发展看蚌埠·‘十问’之解”栏目,激励全市上下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壮阔实践,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幸福蚌埠,敬请关注。

10月30日,加快建设中的蚌埠市商业航天产业园。   融媒体记者 陈昂 摄

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城市,蚌埠高校和院所众多,如何充分用好丰富的科教资源,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近年来,蚌埠市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创+产业”一体化发展,加速释放科技创新活力,正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创新技术如何不断突破?

人生能有几回搏

科学技术打头阵,关键要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6月24日,从北京传来好消息,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揭晓了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高世代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关键技术与装备”成果,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记者从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了解到,“高世代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关键技术与装备”实现了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技术从0到1的突破,保障了我国万亿级信息显示产业的战略安全。

“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放开手脚创新创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院长彭寿表示,将坚持科学技术打头阵,立足“四个面向”,深入开展玻璃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加速形成材料领域新质生产力。

玻璃新材料的一系列突破,是蚌埠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的一个缩影。

从万亩良田上堆放的捆捆秸秆到种种聚乳酸产品,一条石油煤炭的“黑金经济”变生物质加工的“绿金经济”脉络在蚌埠清晰显现——安徽丰原集团的研发团队经过二十多年自主技术创新,已经系统掌握聚乳酸全产业链工业化生产技术。此外,丰原集团还依托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外合作,成功研发了以秸秆为原料生产混合糖联产植物源黄腐酸高效有机肥技术。

“秸秆将替代粮食成为生物基产品制造的主要原料,丰原集团自主创新的纤维素酶制剂技术和非粮原料菌种发酵技术被喻为‘生物芯片’。”安徽丰原集团副总经理陈礼平表示,丰原的核心技术实现了秸秆来自自然、回归自然的绿色低碳可循环发展。

除了丰原集团,万博能源科技、万华禾香板业等蚌埠企业也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从不同路径推动秸秆综合利用高值化、产业化发展,变“污染之源”为“绿能之源”、变“农业包袱”为“绿色财富”。

向着关键核心技术发力,近年来,蚌埠攻克了疫苗用中性硼硅玻璃管、高强柔性盖板玻璃原片等“卡脖子”技术,在国内率先研发出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稳定量产世界最薄0.12毫米超薄触控玻璃,系统掌握聚乳酸全产业链工业化生产技术,建成全球首条1.5万吨/年秸秆制糖产业化示范线……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独门绝技”正在这块创新沃土茁壮成长。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023年,蚌埠市在国家创新型城市能力排名中居全国第56位,在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居第57位,连续两年进入创新能力“双百强”,实现双进位。

政产学研如何互动赋能?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合一”

实现高效的科技创新,需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作为安徽的第二大科教大市,蚌埠拥有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中电科40/41所、中国兵器第214所等一批国家级科研院所,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科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

如何将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竞争优势?近年来,蚌埠不断推动政产学研金用服融合,整合创新要素资源,放大创新聚合效应,形成了“一个高等院校共建一个产业园区,一个科研院所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生动局面。

9月26日上午,蚌埠医科大学大健康产业园正式开园。产业优势嫁接学术资源,成为安徽省首个校地合作建设的大健康产业园。

“深化校地合作,聚焦大健康领域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园区将创建国内知名的研究中心、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基地。”在蚌埠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蒋家平看来,校地合作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未来,蚌埠医科大学大健康产业园将成为一座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于一体的高端医疗产业园区。

万物互联时代,智能传感器应用无处不在。

作为中国三大传感器研发制造基地之一,近年来,我市聚焦以MEMS技术为核心的智能传感产业,依托北方微电子研究院的创新优势,推动要素集聚,加快平台建设,聚力打造中国传感谷。截至目前,全市智能传感器产业规上企业达51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6.33亿元,同比增长28.0%。今年全市智能传感器产业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5个,总投资金额55.44亿元;已开工项目16个,总投资金额48.3亿元;已投产项目16个,总投资金额26.7亿元。

“我们将充分发挥微电子院产业平台优势,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努力在蚌聚集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丙根表示。

只有整合创新要素资源,才能放大创新聚合效应。依托蚌埠创新馆和蚌埠科技大市场,蚌埠市正着力搭建政产学研金用服深度融合的平台——今年以来,全市新设4家县区科技分市场,4家科技服务机构签订入驻,以蚌埠科技大市场为主导,组建9家县区科技分市场加N个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机构入驻的“1+9+N”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蚌埠大市场累计走访服务企业70家,挖掘整理技术需求65项,组织开展专家对接67次,推荐优质科技项目18项;发挥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技术优势,推进“聚乳酸釜压发泡项目产业化”项目在蚌落地转化。

搭建创新平台、推动“四链合一”,“科创”,这块蚌埠的“金字招牌”,正愈发闪亮。

创新成果如何高效转化?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6月23日,在酒泉东风发射场,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成功。此次飞行-回收试验所使用的三台龙云液氧甲烷发动机由蚌埠市九州云箭公司研发,并在蚌埠总装基地进行发动机整机及零部组件的标准化装配与测试。

“蚌埠是一块发展的沃土。九州云箭在这里从一棵‘幼苗’不断成长壮大,我们的创新成果在这里得到转化,正是得益于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回忆起企业在蚌埠的发展历程,九州云箭安徽公司执行董事季凤来不无感慨。

城市西部,黑虎山脚下,一座规划面积2000亩的商业航天产业园从无到有,正加快建设。今年年底,九州云箭、凌空天行、深蓝航天等企业将陆续迁往商业航天产业园,进一步满足研发和扩能需求。

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按照“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路径开展梯度培育,蚌埠正全力扶持企业逐步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持续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2023年,蚌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921家,居全省第5位、皖北第1位。

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市推荐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30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00家。在科研攻关方面,我市积极组织企业申报项目,其中“非粮生物基五六碳糖共代谢生物合成大宗有机酸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等8个项目入围2024年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项目数量居全省第4位;省立项资金2750万元,资金总数较去年增长50%。1至8月,全市共登记科技成果386项,其中产业化应用成果273项,产业化率达70.7%,居全省第1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了《中共蚌埠市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和省委〈意见〉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将努力实现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取得新成效,完善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建成以高层次创新平台、高效率成果转化、高水平人才支撑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在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上走在前。

现如今的蚌埠,正乘东风、扬优势,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融媒体记者 李扬 尤靖文)

安徽网蚌埠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科技,创新,蚌埠,技术,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