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消息 清明已至,众人纷纷踏上返乡祭扫之路,但思念从不局限于碑前。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生态安葬逐渐被更多家庭接受。记者从蚌埠市平山公墓了解到,截至目前,该公墓已通过生态葬的方式安葬了207位逝者。今年清明期间,公墓进一步推广树葬、花坛葬、壁葬等节地生态葬,倡导文明、绿色的殡葬新风尚。
春风轻拂、草木低吟,在平山公墓的生态安葬区,一块纪念碑静静矗立在碧草间。在这片被春天吻过的土地上,生命以最本真的形态完成轮回。
在2025年春季生态礼葬现场,逝者的骨灰被分别装入可降解骨灰坛,家属们在追思卡上写下心底最想对亲人诉说的话语,敬献鲜花,让这份思念与敬意永远陪伴在他们身旁。家属们在礼仪师的引导下,将骨灰坛送往集中生态安葬区,工作人员将骨灰坛放入葬穴,覆以五色土壤与芬芳花瓣,让逝者在自然中安息。
市民单女士的叔叔最近过世,家人经过商议,最终选择了生态安葬。
“叔叔生前喜欢大自然,觉得传统墓地太压抑,最终我们为他选择了生态葬。”单女士说,以后每次再来祭拜叔叔,只要看到草木生长,就能感觉生命在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家人们心里都会感到安慰。
在苍松翠柏间、在重茵叠翠处……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生态葬、树葬、壁葬等多种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引导群众用更开放的心态看待“身后事”,让生命之美在绿水青山间延续。
平山公墓管理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选择生态安葬的市民逐年增多,尤其是树葬、壁葬和花坛葬,因其环保、节地、美观等特点,关注度越来越高。
“生态安葬不仅节约土地资源,更传承了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价值观。壁葬采用立体安放方式,占地面积小,但同样庄重肃穆;花坛葬让骨灰与鲜花绿植融为一体,象征生命回归自然。以树为碑,花鸟为伴,绿草环绕,这是树葬。我们推出一批节地葬安葬墓穴,是探索殡葬改革的生态路径,也是为了满足市民超然的生死观,和追求绿色、文明新风尚的需求。”公墓管理所负责人表示,近期,公墓推出了500多个节地葬墓穴。不论是生态葬还是节地葬,都比普通墓穴的价格便宜很多,而且绿色、环保,为了鼓励更多家庭选择这些方式,公墓还配套推出了很多政策,如减免部分费用、提供纪念仪式等。
该负责人还透露,未来公墓将进一步完善生态葬区的配套设施,优化绿化环境,并探索更多新型生态安葬方式,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泥土孕育草木,草木承载记忆,而记忆终将化作春风,年复一年,在这方山水间生生不息。(融媒体记者 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