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消息 记者从市杨树飘絮巩固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开始,蚌埠市将实施为期五年的杨树飘絮巩固治理工作,治理面积约8万亩,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使全市杨树飘絮量减少50%以上,其中市区、县城、乡村建成区、景区等杨树飘絮量减少70%以上,飘絮危害明显减轻。
“杨树飞絮”是杨树种子通过风力传播的一种自然繁衍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蚌埠市在高速公路、国省县道、河流湖泊、农田林网、庄台四旁、城镇村庄等地的造林绿化中栽植大量杨树,为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杨树逐步进入成熟期,每年5月份,杨树飞絮量增加,污染人居环境、影响居民健康,给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带来了一定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解决全市杨树飘絮问题,2019年市绿化委员会实施了为期三年的杨树飘絮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副局长许祥海介绍,杨树飘絮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在雌雄株混植并达到性成熟树龄的前提下,遇干燥、温暖、阳光充足的天气就会导致飞絮集中爆发。当春季白天最高气温连续3天超过25℃,最有利于种子成熟。晴朗天气时,一般10时至16时是飘絮的高发时段,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气温的升高,气流扰动增强,飞絮就会增多,高峰期持续1周左右。
“杨树飞絮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是民生关切的‘关键小事’,也是生态优化‘长远大事’,对提升城市宜居性、守护群众健康、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许祥海表示,杨树虽曾是速生绿化的主力树种,但其单一化种植导致城市生态系统脆弱。通过替换为榉树、女贞、朴树等乡土树种,既能减少飘絮,又能增强生物多样性、提升林木抗病虫害能力。目前,全市杨树种植面积约10万亩,是蚌埠市最大的单一树种,以69杨、72杨等为主,其中近、成、过熟林约8万亩,占比达80%,全市杨树飘絮防控形势比较严峻,处于易发期和反复期。
根据计划安排,杨树飘絮巩固治理工作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使全市杨树飘絮量减少50%以上,其中市区、县城、乡村建成区、景区等杨树飘絮量减少70%以上,飘絮危害明显减轻。全市共计划开展杨树治理约8万亩,通过采伐零星成年雄树、皆伐或间伐、更新品种或树种、修枝整形、化学抑制等技术措施综合施策,持续性减少杨树飘絮,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融媒体记者 杨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