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期国际金价大涨,带动国内金饰价格也跟着刷新历史纪录,市区内多个在售品牌金饰价格首次站上1000元/克,金价的飙升也让今年的婚庆黄金消费旺季改变了风向。
4月16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金店发现,周大福、老凤祥等品牌足金饰品价格首次突破1000元/克大关,较去年同期上涨已经超过30%。金价的飙升正悄然改变传统婚庆黄金消费格局,部分消费者转向观望或选择替代方案。
在此之前,黄金价格虽有起伏,但从未触及如此高位。这一突破不仅刷新了国内金价的历史纪录,更让众多消费者和投资者对黄金市场的未来走向充满了疑惑与期待。
4月16日,现货黄金早盘延续涨势,首次突破3270美元/盎司,刷新历史纪录,日内上涨40美元/盎司。周生生4月16日足金饰品标价1007元/克,较前一日995元/克的价格上涨12元/克;老庙黄金足金饰品标价1003元/克,较前一日986元/克上涨17元/克。近期的大涨行情让各大机构纷纷大幅上调黄金价格展望。
“以往买一套婚庆用‘三金’‘五金’可能花费也就在三至五万元,现在花六万元也只能都选小克重的饰品,所以婚庆消费黄金也不再是必选项了。”蚌埠百货大楼一楼主管王女士告诉记者,往年四五月的婚庆旺季,商场每天至少能卖出五六套总价达几万元的婚庆“三金”“五金”,现在两三天才开一单。有的消费者觉得金价太高或是投资风险太大,干脆就选择现金的方式下聘礼。金价的猛涨对婚庆消费的影响很大,和去年同期相比,金饰的销售量整体下滑了20%-30%。
“当前金饰消费呈现两极分化——投资型客户转向金条,婚庆刚需客户则更注重性价比。”王女士透露,近期小克重(10克以内)金饰占销售的重头。
当日,在淮河路多家金店,都呈现了门庭冷落的景象,很多导购都闲站在柜台内。“有的顾客试戴后,一算价格就摇头离开了。从金价800元/克以后,就越涨越没人敢买了。”一家在淮河路多年的金店内,销售主管张女士指着柜台内的金饰苦笑,其实从金价站上500元/克以后,价格对销量的影响就不再是绝对正向了。但当时,店铺通过减免工费等活动还能明显刺激黄金销售,在金价涨到800元/克以后,消费者对购买黄金的顾虑也越来越多。
准备五月底举办婚礼的市民胡先生在柜台前徘徊许久。“现在买50克黄金要5万多元,万一婚后金价跌了,这钱够我们蜜月旅行了。”胡先生最终选择了只买黄金对戒,答应未婚妻等金价回落再补买。
消费者王女士说:“我婆婆坚持要按习俗买金,最后在银行买了20克投资金条,说‘既能压箱底又能保值’。”
而从事互联网行业的90后准新娘林小姐态度更鲜明,“现在不都提倡不要彩礼了吗,一些不合时宜的习俗可以打破,我和男友决定用买‘五金’的预算去欧洲度蜜月。”她翻出手机里的电子请柬给记者看,“现在朋友间流行晒旅行结婚照,比晒金镯子时髦多了。”(融媒体首席记者 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