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自古以来,不同的玉石会呈现出各自的时代特征,代表不同的文化内涵,玉石也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发展演进历程的重要途径。7月27日上午,“河玉海石”鄞蚌玉石文化交流会在蚌埠开展,远道而来的鄞州大松石协会一行就大松石做了专业讲解,为广大收藏爱好者得到了理论和鉴赏水平的提升。
交流仪式上,蚌山区文旅局副局长刘菲菲首先对鄞州大松石协会一行的到来表示了最诚挚的欢迎。以玉石为媒,加强鄞蚌两地特色文化交融,鄞州和蚌山更是启动了10年之约的结对,旨为加强两地玉石产业的合作共赢,促进两地文旅经济,共同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自主品牌,为全面推进鄞蚌玉石产业联盟、跨区域分工协作、助推两地玉石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起友谊的桥梁。
众所周知,蚌埠玉文化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春秋时期,楚人卞和抱璞隐居于怀远荆山,这块璞玉经雕琢后便是名遍天下的和氏璧。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蚌埠市玉器产业更是蓬勃发展,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美誉度更是享誉海内外。截至目前,蚌埠玉器产业拥有4000余家销售厂家、作坊和店面,有超5万从业人员,年销售额20亿元,在中国玉器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松石,数百年来一直是无数人追捧的印石之宝。一块上好的大松石应有淡青、玉白、米黄、绛紫、铅灰、朱砂等主色和各色相杂、隐约有纹的色泽,而且软硬适中,手感细腻、凝结温润,具备极品印石“润、腻、凝、温、细、结”的“六德”,非常适宜篆刻。
以玉润城、以文化人、以旅兴业。蚌山区将继续通过开展异地交流的活动,强化特色文化输出,讲好“玉石故事”,传递“蚌山声音”,大力推进文旅事业健康繁荣发展。(许巧、姚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