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蚌埠消息 近年来,双桥集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幅建设美丽乡村,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深度谋划企业发展,大胆使用年轻干部,以“四辆马车”助力乡村振兴。
一、美丽乡村建设,让双桥“美”起来。双桥集镇共有18个行政村,其中布点美丽乡村中心村14个,已建成11个省级中心村,在建3个省级中心村,共计总投资近1000万元,实现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全覆盖,已连续五年获得市级表彰奖励。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组织设计队伍,驻村设计,反复修订,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既突出“美观”,更注重“实用”,同时也体现了历史沿革和乡土文化,让群众参与设计和施工监督,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满意度。二是打造专业团队。坚持人员固定,以水利、国土、城建、林业四部门负责人为主体,从设计、施工、监督、协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养,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每个人都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行家里手。同时筛选8名机关年轻干部负责村级软件资料的整理,既锻炼了年轻干部,也提升了软件质量。三是质量面前不将就。项目经理、监理、镇村两级专业队一线指导监督,对照图纸,既把质量到位,又把外观美丽,对不合格或者外观有偏差的一律返工,绝不将就。好的监督体系形成后,在双桥施工的单位都很守规矩。
二、发展特色产业,让双桥“富”起来。为了让土地生金,我们多方需求产业发展新路子。一是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下大力气推广“两黄一金”(黄蜀葵、黄花菜及金银花)中药材种植,建设万亩中药材产业园建设等。引导全镇451户贫困户自种红花、白芷、丹参等1000亩以上。全镇18个村分别建设一个50亩以上的金银花产业扶贫示范园,金银花种植面积4000亩以上,黄蜀葵种植1000亩以上,黄花菜种植面积500亩以上。下一步将按程序申报“金银花特色小镇”。中药材种植提供田间管理、采摘等就业岗位可达5000人以上,人均年增加收入4000元以上,保障贫困户稳定脱贫。二是突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2019年全镇大棚蔬菜瓜果种植面积3000亩以上,旱稻种植10000亩以上。新增农业“三品一标”认证12个,新增市级蔬菜标准园1个,新建畜禽养殖小区15个,创建3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新增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全镇18个村分别明确了一个以上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经济作物面积达到1.8万亩,“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三是下大力气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2019年共收回村集体坝地2760余亩,镇政府引导发展中药材种植、林果栽培等特色产业,立体农业,此项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50余万元,另外结合扶贫项目、金银花示范园、秸秆收储大棚和打捆离田等农业产业项目,全镇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分别突破10万元,其中7个村突破50万元,双桥村突破1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村均位居全市第一。
三、谋划企业发展,让双桥“强”起来。结合扶贫车间建设,我们深度谋划了工业园建设,2019年投入扶贫资金500万元建设7000平方米扶贫车间,目前已经承包给双桥人在台州市创办的零部件加工企业,年租金30万元,能吸收当地80人就业,年增加地方税收200余万元。投入扶贫资金300万元建设金银花加工车间,配套了8台金银花烘干设备,1台黄蜀葵烘干设备,能够同时满足5000亩金银花,1000亩黄花菜、1000亩的黄蜀葵的烘干和仓储,为金银花、黄花菜和黄蜀葵的种植提供了后续保障。2020年又建两个共计7000平方米扶贫车间,计划2021年再建2000平方米扶贫车间,结合金银花加工车间,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念好“农”字经,打响双桥农业特色品牌。企业发展可以让人才回流,让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就业,聚集镇区人气,再结合双桥集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计划投资2.3亿元建设“状元府”商住综合体和赵集医养结合老年公寓,让双桥集镇成为宜居宜养宜游的边陲重镇。
四、使用年轻干部,让双桥“活”起来。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保障,用好人是干成事的前提。围绕村“两委”换届,双桥集镇严格选人用人的标准,大胆换干部。一是劝退一批“老干部”。对年龄偏大的、受过处分的、消极怠工的一律不用。全镇共劝退“老干部”46人,达总人数的42%,其中劝退村党组织书记8名。二是大胆启用年轻干部。通过“硬找人、找硬人”,逐村摸排“能人”,积极引导“能人”回村任职,新调整和选配8名村党组织书记,其中有2名本科生放弃国企高薪主动回村任职,回引41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年轻人到村任职,当前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3岁。三是强化岗位锻炼。加大对村干部培训力度,组团到山东、亳州,以及周边县、乡实地学习考察,开阔干部视野。在年轻干部中开展了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竞赛、新时代新担当演讲比赛、党政信息大报送等活动,以比赛竞技促使年轻干部学习、担当、作为,快速提升能力水平。(双桥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