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街道:“政务公开+”激活为民服务“神经末梢”

安徽网蚌埠消息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以来,天桥街道积极探索基层政务公开新模式、新路径,坚持把政务公开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纽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主要渠道,从阵地建设、公开形式、工作机制三方面着重发力,推动政务公开内容规范化、公开形式多样化、公开机制系统化,努力做好“政务公开 +”文章,激活为民服务“神经末梢”,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政务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政务公开“新提升”。延伸政务公开“触角”,将政务公开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的重要内容,全方位拓展政务公开阵地,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把政务公开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中,积极组织开展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等文明实践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送政策、树新风、办实事,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政务公开工作有机融合,不断扩大受众面和政府信息覆盖面,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准宣讲政策,拓展政务公开工作阵地,创新政策宣讲形式和载体,深化政民互动收集意见建议,让政策宣讲和文明实践工作走进千家万户。

政务公开+“微信公众号”开辟政务服务“新渠道”。拓展衍生功能,为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路径,将“天桥老街”公众号打造成为政务公开的重要窗口,将政策解读与信息传播深度融合。街道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务公开专区、公开栏等方式发布各类政策信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轻松获取政策信息,实现政策宣传“零距离”,确保政策红利惠及每一位群众。

政务公开+“网格化管理”焕发政务服务“新气象”。街道探索“网格化+政务公开”工作模式,把政务公开工作有效融入网格化建设,确保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网格力量,推动政策法规宣传、民生事项服务、社情民意收集等各项政务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务工作透明度。网格员通过网格群、居民微信群及时推送民生保障、救助帮扶等政务信息;针对辖区居民年龄结构偏大、信息化水平低、网上获取信息不便的实际情况,街道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务原则,以网格长、网格员、志愿服务队等力量为基础,积极开展政策法规宣讲、社情民意收集等工作,做好主动公开“传声筒”。

通过主动靠前的服务,天桥街道扎实做好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确保政策法规宣传到位、民生事项服务高效、社情民意收集及时,有效促进终端由“工作末梢”向“公开前沿”转变,显著提升了基层政务工作的透明度与公信力。(李丽竹)

安徽网蚌埠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公开,工作,政务,网格,网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