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街道:“3乘2”工作法推动政务公开工作

安徽网蚌埠消息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有效破解因信息不对称形成的政务服务难点痛点问题,今年以来,天桥街道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事项,通过筑牢两大阵地、用好两支队伍、创新两种方法,实现政务公开便民化、高效化,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线上线下,筑牢两大阵地,力争政务公开“全覆盖”。运用现有资源,打造线下专区。在政务公开专区设置依申请公开受理区、办事服务咨询区、信息查阅区、政务公开意见反馈区、休息等候区等五大区域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专区环境。设置便民服务点,摆放雨伞、放大镜、防暑药品、创可贴、医用口罩等应急物品,为来访群众提供更加良好的办事体验。结合实际需求,优化线上专栏。结合街道工作实际,将为残疾人生活补助、灵活就业、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民生惠民信息,并逐一设置二级、三级子栏目,进一步便利群众线上查阅。2024年,线上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82条,接待群众办理医保、低保、残疾人补助、临时救助等民生业务800余件,咨询政策文件500余次。

笙磬同音,用好两支队伍,力求沟通交流“零距离”。用好街居干部队伍,当好政策解读“翻译官”。为进一步优化政务公开服务,街道制定政务公开专区专人值班机制,安排医保社保、民政残联等业务口骨干轮流值班,面对面为群众解读政策,及时为来访群众提供办事服务,破解群众“信息孤岛”。用好党员群众队伍,做好政策宣传“大喇叭”。街道坚持“吃透政策才能宣传政策”的理念,坚持街居干部先学一步,第一时间掌握政策理念,通过社区党员学习会和居民议事会会议,将政策传达给各社区的党员和楼栋长;最后由这些党员和楼栋长以最通俗易懂的话语,将相关政策传到社区内的文化广场和楼栋里,让政策解读与群众见面。

内外兼修,创新两种方法,力保惠民利民“无死角”。创新开展“清单工作法”,年初将重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进行梳理,分点分类制定工作清单,定期调度更新。结合基层工作实际,要求社区网格员每周通过入户走访、动态摸排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心谈心,第一时间了解群众所需,让政务公开走入千家万户。截至目前,天桥街道共收集到群众有效意见建议80余条,涉及物业、老旧小区安装电梯、安装充电桩、高龄补贴、灵活就业、办理独生子女一次性补贴、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为群众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李丽竹)

安徽网蚌埠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