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街道:打造“网格+积分”超市,兑出基层治理新活力

安徽网蚌埠消息 为进一步推动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实落细,近年来,天桥街道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微网格+积分制”的治理模式,通过细化网格管理、量化积分标准、优化管理模式,让基层治理可量化、有抓手,实现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高效化和民主化,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建好“微体系”,织密基层治理“责任网”。充分立足基层导向,以“多网合一”为契机,筑牢网格阵地,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把党员融入网格中。探索建立“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网格服务架构,按照“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工作思路,不断充实网格管理队伍。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吸纳物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无职党员等多方力量,全面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进网格、入楼栋、入单元(户)。将涉及人居环境整治、综治维稳、文明创建等便民服务事项全部整合细化并入网格服务内容,实现一张网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以网格化管理推动联系服务群众精细化和精准化。

用好“微积分”,激发共享共治“内动力”。强化“五治融合”共治效能,打造“积分超市”,引导居民走入超市,以“积分兑换”为抓手,制定积分获取细则,细化“积分超市”兑换规则,丰富超市兑换物品,不断完善积分评定标准,做到积分兑换“明码标价”。引入“红黑榜”机制,将遵规守纪、团结友爱、热心公益和支持配合工作等正面行为作为加分项,将道德失范、违规违纪违法等负面行为作为扣分项。通过“红黑榜”公示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意识,充分运用积分结果,将居民积分多少与“最美家庭”、优秀共产党员、“文明家庭”等评先评优结合起来,有效延伸了积分制管理触角,让“小积分”兑出基层治理“大成效”。

善用“微阵地”,实现服务群众“零缺位”。在基层治理阵地上发力,不断健全完善配套制度,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质效。精简服务窗口,实行“一窗受理、一窗通办”,依托信访超市、“一组一会”、物业联合接待日多个平台,将“解纷”服务向群众家门口和指尖延伸。打造“居民点单、网格跑腿、资源共享、协助办理”服务品牌,最大限度发挥积分制超市作用,让居民主动“入网入格”,最大程度地组织发动群众自治力量。合理利用群众力量“共化”矛盾“共解”问题,实现了治理资源的精准投放和高效利用,形成单位协同作战、公众共同参与解难题的大格局。(马晓婕)

安徽网蚌埠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