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街道残联多举措做好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工作

安徽网蚌埠消息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残疾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今年以来,天桥街道街道残联多举措做好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工作,切实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

加强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充分利用街道便民服务大厅、社区服务中心等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海报,摆放宣传手册,社区居民网格微信群等多种宣传方式,定期发布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政策内容。详细介绍补贴对象范围(成人、儿童辅具)同时,列举出可申请补贴的辅助器具品种范围,如常见的轮椅、助听器、拐杖等,以及对应的补贴标准和使用年限。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残疾人及其家属能够轻松了解政策要点。

精准摸排,掌握真实需求。根据精准康复系统数据库比对,从数据库中,筛选出初步符合申请条件且有辅助器具需求的困难残疾人名单。同时,组织街道残联专职委员、社区残协助理员,开展“敲门行动”。对初步确定的重点对象以及主动咨询的残疾人家庭进行实地走访,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生活需求以及日常活动中面临的困难。现场评估残疾人与各类辅助器具的适配度,认真倾听残疾人及其家属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提供专业的适配建议,并做好相关登记工作。精准掌握了5名残疾人的实际辅助器具需求。

跟踪回访,保障服务质量。定期回访了解情况,建立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服务跟踪回访制度,在残疾人领取辅助器具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回访。通过电话沟通、微信交流、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详细了解残疾人使用辅助器具后的感受和体验,询问辅助器具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使用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等。认真记录并及时进行处理,积极与定点机构或供应商沟通协调,为残疾人更换或维修辅助器具,通过及时有效的处理,不断提升残疾人对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服务的满意度。

(陈康弘)

安徽网蚌埠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残疾人,补贴,辅助,器具,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