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蚌埠消息 近年来,天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五治融合”,以社区协商“六事”工作机制为重要抓手,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党建引领聚合力,筑牢社区协商“主心骨”。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协商中的核心领导作用,街道积极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小组、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和政府职能部门于一体的多元共建、共商共享的开放性基层治理格局。社区协商委员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党员带头宣传政策、收集民意,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协商治理,形成了“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为社区协商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多元共治破难题,激发社区协商“新动能”。街道积极践行“五治融合”理念,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协商。在法治层面,邀请法律顾问、社区民警参与协商会议,为协商事项提供法律指导,确保协商过程合法合规;在德治方面,发挥“蚌山好人”、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道德讲堂、优秀志愿者等活动,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以道德力量促进协商共识达成;在自治上,鼓励居民成立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如楼栋自管会、文体协会等,让居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在智治领域,运用智慧社区平台,搭建线上协商议事厅,拓宽居民参与协商的渠道,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意见及时反馈。
协商机制促长效,绘就社区协商“同心圆”。为保障社区协商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开展,街道建立健全了一套完善的协商机制,严格遵循百姓点事、“两委”定事、居民议事、与会决事、多元办事、公众评事的“六事”工作机制。通过走访居民、线上征集、社区物业联合接待日等方式广收议题,确保协商内容贴合居民需求,邀请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讨论;建立协商成果落实反馈机制,对协商达成的事项,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定期向居民通报进展情况,并通过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接受群众监督。通过这一系列机制的运行,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绘就了社区治理的“同心圆”。
下一步,天桥街道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五治融合”,不断优化社区协商模式,进一步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为居民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麦精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