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蚌埠消息 古法红糖、红糖姜茶、红糖三宝茶、红糖玉米酥、红糖麻花……。深秋时节,在固镇县刘集镇举办的第三届红糖文化节上,各式各样的古法红糖产品摆满展架,“渡口红糖”在众多特色农产品中“C”位出道。
学用“千万工程” 一根甘蔗“节节甜”
“今年的甘蔗亩产能达到一万五千斤左右,产量还不错,这些甘蔗出了田头就会被送到村里的红糖生产加工车间,制作成20余种红糖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渡口村党支部书记邹月芳介绍。
为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振兴,2022年,渡口村引进浙江义乌红糖企业入村成立固镇县糖鸣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企业+村委会+合作社的模式发展红糖产业,先后建设100多亩甘蔗种植基地,建成600平方的红糖生产加工车间,实现了村集体、农民、企业三方共赢。
“企业以每年每亩地3000元的价格,承包了我们村集体流转的100亩土地用于甘蔗种植,流转土地的村民每年能获得每亩地1000元的稳定收入,村集体收入每年有20万元来自甘蔗地的租金。”邹月芳告诉记者。
“每年秋冬时期的红糖生产旺季,企业用工能达到100多人,糖蔗种植、收获、加工等流程都能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每年企业发放的工资能达到100多万元。”固镇县糖鸣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恋介绍,甘蔗的种植、管理和收获环节用工需求量大,红糖制作及其相关产品加工过程中也需要大量工作。
“自家的地承包出去了,我日常就在负责甘蔗的田间管理,每年能有4万多块钱的收入。”渡口村村民张计周对这份家门口的工作非常满意。
村集体经济得到增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民实现增收,三方共赢,一根甘蔗“节节甜”。
推进“农文旅融合” 文化赋能“甜蜜故事”
“为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我们通过文化搭台,进一步丰富渡口红糖文化内涵,推动产业发展,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红糖文化节。”固镇县刘集镇党委书记洪新河介绍,在红糖文化节之外,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蚌埠文化旅游美食季、皖北特色农产品推介会……,这两年,大大小小的文旅活动都少不了渡口红糖的影子。
“渡口村红糖采用传统的古法红糖生产工艺,用九连锅连续熬煮,从第一口锅熬到第九口锅起码要半个多小时,1000多斤甘蔗只能熬出100来斤红糖。”在糖鸣凤新建的九湾糖厂红糖制作车间,红糖的香甜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来自浙江义乌70多岁的熬糖师傅蒋文奎带着几位工人熟练地将甘蔗榨汁、过滤、熬煮,翻滚的糖汁逐渐变得浓稠,古老的熬糖工艺完整呈现,让人们深刻感受到红糖文化的独特魅力。“从小时候就开始学习熬糖,已经熬了50多年红糖,熬糖的火候是制糖的关键,熬制技巧全靠师傅的眼力和经验。”蒋文奎介绍。
传统手艺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让游客们深刻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去年和今年的红糖文化节吸引客流都超过了2万人次,直接带动红糖销售、美食、特色农副产品销售金额200余万元。”邹月芳告诉记者,随着红糖文化的深入人心,渡口村的红糖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我们将红糖文化融入和美乡村建设之中,在红糖厂的旁边规划建设了一座红糖文化馆,向游客展示古法红糖的制作技艺,不仅是文化馆,就连中心村的外墙、公园也是满满的红糖元素。”
“甜蜜故事”引来八方游客,下一步,渡口村计划持续扩大甘蔗种植面积,打造皖北红糖原料生产基地,进一步丰富渡口红糖文化内涵,持续擦亮渡口红糖的金字招牌。
“吃干榨净” “甜蜜事业”一路飘香
做大特色产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在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中,固镇县刘集镇借助渡口村红糖产业,持续讲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甜蜜故事”,一根甘蔗的“甜蜜事业”一路飘香。
“依托渡口村的糖鸣凤甘蔗种植基地,梁桥村村企合作酿造特色的红糖酒;九湾居委会新建了一座制糖厂,同时种植90亩甘蔗保障原材料供给;顾庄村与糖鸣凤联合建立生物质燃料项目,生产新型清洁燃料用于熬糖的燃料供给,平均月产100余吨,预计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刘圩村发展甘蔗残渣回收利用项目,研发营养包用于菌菇种植……,以渡口村红糖为起点,红糖产业已经开始成链成环。”刘集镇党委书记洪新河介绍。
红糖酒、菌种营养包、畜牧饲料、有机肥料……,刘集镇围绕一根甘蔗“吃干榨尽”做文章,多个方向的产业正在持续延伸,宛如一个个音符,谱写着“甜蜜事业”的华美乐章。
一颗红糖,一路芬芳。“从渡口村出发的红糖经济,如今正在周边的各个村落开花结果。”洪新河表示,未来刘集镇在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中将从红糖品牌打造、人居环境整治、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出文旅新场景、新玩法,持续讲述乡村振兴“甜蜜故事”。(凌义乐、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