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蚌埠消息 “生存有周期,服务无止尽”,发丝划过了六十七个年头,古西理发店的剃头师傅们坚守“以服务大众的情怀向手艺致敬”的职业道德,用心用情为城乡居民做好了“头顶大事”。
在怀远县涡河大桥南头、老西门大禹像旁边有一家大众熟知的理发店,斑驳的门楣、古朴陈设、油晃晃的“荡刀布”承载着岁月的印记。
白乳泉街道古西理发店是专门为服务修建涡河大桥民工理发、修面而成立的服务行业,距今已有67个年头。几代理发师坚守“以服务大众的情怀向手艺致敬”的职业道德,用心用情共同打造了“服务大众”兴业品牌,为城乡居民做好了“头顶大事”。
林长飞师傅是理发店最年轻的师傅,精明的眸子里透着灵气,从业30多年来任劳任怨,守着理发店为慕名前来理发人提供温馨、周到的服务,兼顾着早、晚接待加班服务,让前来理发的农民、商贾满怀希望而来,满心欢喜离去。林师傅说:“从店里的老师傅手中不仅接过了‘精湛的顶上功夫’,还把方便大众理发的从业理念烙在自己的心坎上,让服务大众的意识一代一代‘薪火相传’。”
服务大众是理念,也是“店规店训”。60多年来,理发店的师傅们立足于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老年人的理念,与顾客建立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通过熟记每个客户的喜好和“讲究仪表”的需求,给予善意的提示和建议,增加了顾客的信任度和口碑传播率。凭借着高质量的理发服务,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老西门古西理发店的名气在城乡居民中得以口口相传、越叫越响。
本来就该享受退休生活的王永利师傅,不舍得放下娴熟的剃头刮脸技术。返聘上岗后继续用行为动作传递爱心和温度,遇到老人和残疾人来理发、修面,王师傅就会主动上前搀扶、宽慰,让顾客满脸沧桑地进门,容光焕发地离开。性格内敛、不善言语的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带“好学徒工”、传承好“顶上技艺”,做大众满意的“剃头匠”。
“为大众服务、让大众接受”是古西理发店员工共同的认知,当前的收费标准仍然核定为小孩理发8元;成人洗头、剪发10元;洗头、剪发、修面12元全县最低标准。有人问古西理发店员工为何多年不涨价?师傅们都笑着说:“这就是店里‘服务大众’的一种方式”,目的就是让顾客感受到专业的关怀和尊重。
唐根兆师傅长相憨厚,为人实在。不仅娴熟“平头”“寸头”,剪“风凉头”的手艺,还可以额外为顾客提供免费“头部按摩”服务。工作时,他习惯一边给顾客理发修面,一边聊天,显得亲和力十足。老唐脾气好、手艺好不仅得到老顾客的认可,还吸引了许多慕名前来的新顾客。
古西理发店是一家从事居民服务业为主的老店,店内店外充盈着满满的人情味,让前来理发的顾客感受到了久违的亲切与温暖,理发师傅们传承的“服务大众”的品牌已深入人心。(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