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溜镇:“民情信息”绘出平安建设“效果图”

安徽网蚌埠消息  依托“民情信息”中梳理出的20余项“焦点民情”,按照经济发展、监测帮扶、环境保护、社会民生、综合治理、基层党建等方面分成10大类,进行定期综合研判,建立群众诉求镇、部门、村“三级响应”机制,“按图索骥”,绘出平安建设“效果图”。近年来,怀远县河溜镇坚持“小民情”收集与“大数据”运用的紧密结合,通过走访了解掌握了个体群众的“小民情”,精确地梳理分析出群众的现实诉求,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坚持民情分析例会制度,河溜镇通过对村情民情梳理、汇总,精确分析群众的现实诉求和存在的问题,动态把握源头性、预警性信息,变“被动防患”为“事前排除”,“民情信息”促进了镇村干部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同时,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创新企地共巡模式,按照“点、线、面贯通,条、块、域结合”的工作思路,把群防群治力量全部压向重点区域和路面,推动了“平安河溜”建设。今年以来,全镇合理解决群众诉求760多件(次),为民办实事5700多件(次),促进了镇村干部服务导向和群众满意导向的形成。

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了解掌握民情信息的领导决策作用,河溜镇实行“民情常态化走访、地图动态化更新”工作法,镇党政主要领导每周要到3个以上个行政村现场办公,镇其他领导每月走访重点户3次以上,包村干部每周安排5天以上到村走访,及时掌握民情动态,确保“民情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反映民情、服务民生;采取定期更新与即时更新相结合的方式,对“民情信息”实行动态化管理,倒逼镇村干部在走村入户中熟知熟记村庄产业、地域特点、重点人员及每一农户的基本信息,“按图索骥”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有效地促进了干部“身入、心入”融入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激发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动力。

河溜镇依托“民情信息”中梳理出的20余项“焦点民情”,按照经济发展、监测帮扶、环境保护、社会民生、综合治理、基层党建等方面分成10大类,进行定期综合研判,建立群众诉求镇、部门、村“三级响应”机制,绘制“效果图”,“按图索骥”,让“效果图”变成“施工图”,对“民情信息”反映出的群众诉求和基层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实行逐级提交、全程代理、即交即办和限时办结,实现了服务的第一时间响应和问题的即时解决,为镇村干部精准服务、社会治理提供依据,使镇村干部在多走、常走、深入走的过程中,转变了作风,赢得了民心,实现为民办实事活动常态化。

推动民情信息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河溜镇进一步完善民情信息与人民调解预警、预防、排查、调处四项工作机制,敲门入户,集中排查,集中汇整,立足边访、边梳、边改、边化解“四同步”模式解决群众诉求,确保本地矛盾纠纷不升级、不蔓延、不转移、不输出。截止目前,今年以来,河溜镇共调解各类信访矛盾纠纷187件,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达99.5%。同比去年,矛盾纠纷下降24.7%。

河溜镇还深化防诈反诈宣传工作,挥好“指挥棒”,镇村组织召开反诈工作专题会议,建强志愿者队伍,成立由民警、辅警、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红马甲志愿队,以网格为最小作战单元,深入村庄农户,走街串巷开展防诈、反诈志愿宣传,释放警民联动合力,有效提升群众防骗识骗的意识,筑牢反诈防线。(刘流)

安徽网蚌埠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