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蚌埠消息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元旦过后,荆山镇司法所的司法调解员明显感觉到因田埂、宅基地产生的“小摩擦”进入司法调解的案件在今年春节前下降了。
往年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也是土地、宅基地纠纷上升的节点。滨湖村调解室调解员岳在茂语气坚定地说:在“六尺巷精神”的熏陶下,深信村里过年期间土地纠纷肯定会有所下降,但是绝对没想到会实现锐减;目前,来村里登记调解土地纠纷的寥寥无几。村民孙苗苗说:视察“六尺巷”语重心长地讲话,把“邻里之间相互谦让、相互谅解、谐共处”的传统美德深耕于咱庄户人家的心中,土地纠纷已经成为让人汗颜的往事。
该镇因势利导,深耕“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的成功经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睦邻友好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基层管理当中,创新“悉心服务城乡居民”的工作理念,到目前为止共开展防电诈、送健康、送欢乐、抵制高价彩礼等专项服务13场,惠及城乡居民4500人次;并运用“六尺巷调解法”、成立了3支“六尺巷故事”宣讲队、依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做好六尺巷精神的宣讲,推动基层管理提质增效。
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民政、乡村振兴工作站还把“六尺巷”典故中“和为贵”的理念和“谦和礼让”的美德融入到村规民约的健全完善中,让做人处世有尺可依、进退有据,以制度准则规范村民行为。通过推行村民自主管理积分制,设立“积分超市”,将志愿服务、移风易俗、好人好事等内容纳入积分兑换设置中,引导群众以善行换积分、以积分“得实惠”。先后评选出“文明示范户”85户、“美丽庭院”260户;挖掘“身边好人”线索14条,申报怀远好人3人、道德模范2名。
此外,这个镇还把贯彻学习“六尺巷”精神作为矛纠调处的抓手,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网,联动综治、法律咨询、民政、退役军人等业务部门,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对网格内反映的居民诉求事项实行无差别、兜底式受理,快速协调解决居民反映的所求所盼,做到“小事不出网、大事不出村居、矛盾不上交”。累计收集登记居民来人、来电诉求表350多条,办结率达95%以上,主动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13起,调处群众各类矛盾纠纷问题81件,现场解决问题77个,“六尺巷”精神,帮助镇村居干部找到了调解邻里纠纷的“万能钥匙”。
同时,这个镇还通过举办“百姓大讲堂”、弘扬 “六尺巷故事”文化精髓,当好“礼让精神”的传播者、推动者,让“六尺巷精神”扎根在城乡居民的心中。村民张先生和杨先生因“田埂纠纷”互不相让,双方亲友、村调解室、镇矛调办多次调解无果。今年镇司法所调解员引用“六尺巷的故事”来感化双方。最终,双方同意以各自让一步的方式握手言和。目前镇综治、司法调解室运用“六尺巷调解法”成功调解了居民楼层漏水、音响噪音扰民、养殖产业气味扰民等大小事件13起,让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
下一步,荆山镇将深入学习借鉴“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内涵精髓,将“六尺巷”典故中蕴含的“谦和礼让”“和为贵”文化注入基层社会管理,立足镇情,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城乡居民的主体作用,利用好村(居)民代表大会、座谈会、议事会基层组织构架,实现村居高度自治。(吴高翔 陈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