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蚌埠消息 祥龙辞旧岁,瑞蛇贺新春。1月19日上午,2025年安徽省“村晚”在荆山镇涡南村鸣锣开演。上午九时许,一条金龙摇头摆尾绕场而行、一行穿着戏服、抬着大红花轿,身着河蚌、滨鹬行头的演员把角色演绎的活灵活现。主题为“美丽荆山、幸福涡南”的“村晚”精彩纷呈、热闹非凡,不仅温暖了寒冬里的村庄,还让看大戏、过大年的村民体验了一场视觉、听觉、味觉的交融,提前感知了文化盛宴的魅力。
围绕“送欢乐、送健康、送温暖、送吉祥”这一主题,“农村大舞台”红灯高挂喜洋洋,浓浓年味情更浓,村“两委”精心安排的花鼓灯锣鼓队在舞台下整齐列队,以激昂热烈的节奏感,为村晚开幕助威鼓劲。跑旱船、抬花轿、舞金龙等民俗踩街活动直接将村民拉入欢乐吉祥过大年氛围里。演出场地周边设置的非遗展示台、年货柜台、问医送诊台、志愿者服务台有序排列,“村晚”现场撒满了欢声笑语、摆满琳琅满目的年货;精通“塑糖人、葫芦雕刻、缝制虎头鞋、草编饰件编织”等绝活的非遗传承人各显神通,做出的老物件古香古色,栩栩如生。
村“两委”用心安排的“送喜庆、送文化”人气爆棚。书写春联的方桌前挤满了领取祝福春联和福字村民;县书协主席唐元华带着几名书法爱好者忙的额头沁出了汗水,书写出的280多幅春联、福字仍然满足不了村民“总把旧桃换新符”的需求。观赏并选购民俗风情好物件和传统工艺的人往返如梭;迎新春窗花艺术品展不但展出20余幅窗花作品被选购一空,在剪纸艺人的展示台前,没有满足需求的人软磨硬泡要跟剪纸艺人学剪纸技艺、体会剪纸乐趣,目的都想把喜庆吉祥的剪纸作品带回家。地方美食:禹祥卤鹅、启胜“虎皮肉”、芡河鲜鱼、青虾;土特名产:水果萝卜、支湖草莓、吴氏火龙果、石山潘氏馓子;吸引着前来“看大戏、找乐呵”的村民踊跃购买。看热闹、找欢乐、挑选年货,成为体验“欢欢喜喜过大年、热热闹闹迎新春”的一种新的年味。
这台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安徽省文化馆、蚌埠市文化旅游体育局承办,蚌埠市文化馆、怀远县荆山镇委员会、荆山镇人民政府、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协办,怀远县文化馆、荆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荆山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涡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涡南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施”的“村晚”丰富多彩,节目不仅有广场舞、歌曲、戏曲、朗诵等,还穿插敲锣打鼓迎新年民俗表演、美食品鉴、赠送时令蔬菜有奖竞猜、写春联送福字等新春文化台上台下互动插曲,以“村晚”+“村史”的形式提高村民对村情、村史的知晓率,
观看节目的村民纷纷沉浸在节目中,大家或站或坐,时而跟着调子哼唱,时而拿出手机记录精彩瞬间,欢笑声、鼓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现场气氛热烈。此次“村晚”的举办,极大的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文艺表演带来的开心和快乐。一台台好戏演得生动精彩,看得认真入迷。作为协办单位,镇党委、政府坚持“农趣农味”办“村晚”。以“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为基调,通过花鼓灯、歌曲、戏曲、朗诵、非遗展演等节目形式,抒写农村发展故事、展望农村振兴图景、演绎群众身边日常、唱出祈福納岁的心声;让寒冬的田野里洋溢着乡土中国的新春气息、让“村晚”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有年味。
近年来,该镇中心文化站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鼓励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文艺团队经常开展送文化、送戏曲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把具有专业水准的文艺节目送到城乡居民的家门口,每年开展文化惠民演出30余场,让非遗展示、土特产品展示、带有地方特色的绝活展示,吸附着满满的区域文化元素。(吴高翔 程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