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蚌埠消息 以“创新基层治理,促进乡村振兴”为着力点,筑牢基层治理法治根基,净化乡村振兴法治环境。近年来,怀远县河溜镇经济探索基层治理新途径,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升,促进乡村振兴。在创新基层治理的推动下,河溜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村庄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的美好愿景逐步实现;乡风文明蔚然成风,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营造基层治理法治环境。河溜镇出台《河溜镇法治保障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研究制定法治保障实施方案,列出任务清单,确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倒排工期,将具体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具体责任人抓落实,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助配合的良性互动工作格局;对涉及乡村振兴领域犯罪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起诉。去年以来,开展民生冷暖关注活动70余场次,搜集群众意见建议和合理诉求690余条(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970余人次,妥善化解矛盾纠纷310余件次,提高了干部、群众知晓率和群众学法、懂法、用法的能力水平,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拓展延伸普法触角。河溜镇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法治文化广场等阵地场所,持续化、常态化进行农村法治宣传,并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充分发挥镇村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职能作用,整合“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 持续推动全镇20个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延伸触角、增加覆盖面、提升服务质量,为群众及时提供更精准、普惠、高效的法律服务。同时,以镇村网格线、法律服务线、执法司法线为支撑,建成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的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网格化普法宣传新路径。
压紧压实普法责任。河溜镇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通过标准化引领、目标化考核,以“谁执法、谁普法”为基础,推动形成“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责任体系,逐步完善以创新理念、以案释法、教育引导、宣传推介“四位一体”的河溜特色法治文化体系,主动适应社会公众学法需求,从不同层次、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开展“订单式”“菜单式”普法宣传教育,力争做到“八·五”普法工作的精准化、体系化、专业化。
打造多元普法阵地。河溜镇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精心打造“乡村振兴”法治文化平台,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民法典宣传”“民主法治村”创建等法治宣传和法治实践活动,打造了祠堂村法治文化广场、倪桥村法治文化长廊、河溜小学法治校园等20余个法治宣传阵地,形成“村村有亮点”的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格局。
下一步,河溜镇将持续秉持创新精神,深化基层治理改革,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贡献河溜力量!(刘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