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蚌埠消息 近年来,怀远县河溜镇以“防返贫动态监测+靶向帮扶+就业造血”三链融合为抓手,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高效转化。截至今年3月底,全镇970余名脱贫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283个公益性岗位织密增收保障网,精准施策筑牢防返贫防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织密监测网络,从“人海排查”到“数据画像”,河溜镇创新构建“三维立体监测体系”,以“农户申报+干部包保+部门联动”形成闭环;数据预警精准触达:打通民政、医保、教育等8个部门数据壁垒,通过“因病支出超5万元”“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等32项预警指标,自动筛查潜在风险户,较传统排查效率提升70%。靶向聚焦重点群体:将因学、因灾、因残等“六必查”家庭纳入动态清单,建立“红黄蓝”三色分级管理机制,对76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实施“一户一档案”跟踪。响应机制提档升级:组建20支“驻村工作队+网格员”快速响应小组,实现风险线索48小时内入户核查,确保“早发现、早介入、早帮扶”。
靶向施策,从“输血兜底”到“造血赋能”,河溜镇针对监测对象的差异化需求,打出帮扶组合拳,分层分类精准滴灌:对风险单一家庭实施专项救助,为20余户因病致贫家庭链接“防贫保”医疗补充险;对多重风险叠加的43户,定制“产业入股+技能培训+公益岗位”综合方案,激活就业造血内生动力,打造“技能培训”体系,开设家政服务、电商直播等12类课程,今年已输送238人进入县域产业链;创新“共享工位”模式,在20个村设立来料加工点,让2100余名留守妇女、老年人实现“灶台旁就业”。
长效机制,从“攻坚式帮扶”到“可持续振兴”。河溜镇还以“防返贫”为支点撬动全域振兴,依托11万亩糯稻基地,构建“种植+深加工+电商”全链条,带动脱贫户以土地入股、订单种植等方式参与产业增值分配,户均年增收超9000元;推广“村民议事日”制度,在村级事务中嵌入防返贫议事模块,近年来已通过群众提案解决饮水安全、农田灌溉等民生问题23项。(刘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