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蚌埠消息 暮春时节的怀远县河溜镇乡村振兴产业园内,佳裕帽业车间内缝纫机声如密集鼓点,30多名女工指尖翻飞赶制海外订单;新投产的特步A级辅材生产线正调试设备,首批岗位已吸引100多名村民报名……作为全国重点镇镇,河溜镇以“产业聚链、就业提质、政策护航”三箭齐发,探索出一条“企业强镇、岗位到村、增收入户”的特色路径。今年以来,全镇新增就业岗位1300余个,脱贫劳动力就业率达98.6%,小微企业集群产值突破4.3亿元,乡村振兴产业根基越筑越牢。
产业聚链,从“零散布局”到“生态矩阵”。河溜镇以产业链思维重构乡村经济版图,形成“龙头企业牵引、小微企业共生、公益岗位托底”的三级产业架构;龙头强链。引进红专包装、龙凯焊接、永固减震、等8家规上企业,培育230家家庭作坊式小微企业,形成帽业加工、首饰工艺品等特色产业带。莲花村舞朗帽业将生产环节分解为“裁剪-缝制-包装”三级工位,让留守妇女根据技能灵活上岗,实现“流水线进农家,订单化接单”,打造产值超亿元的镇域产业集群,带动户均月增收超5000元。
就业提质,从“粗放输岗”到“精准适配”,针对不同群体就业需求,河溜镇构建“三维就业服务体系”,数据画像动态管理,开发“就业云图”系统,通过入户走访、医保数据交叉比对,建立包含技能水平、务工意向、家庭约束条件的“一人一档”数据库,精准推送岗位信息300余条;技能定制赋能,开设“订单式”培训课程,与龙头企业共建“帽业缝纫专班”“智能设备操作特训营”等7类实训基地,结业学员就业转化率达90%左右;打造弹性用工创新模式,推广首饰品、工艺品加工等“居家工坊”“共享工位”等灵活就业形态,如在秸秆禁烧巡查岗设置“移动工作站”,护林员可同步承接环保清扫,实现公益岗位与增收项目“双叠加”。
政策护航,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河溜镇以政策创新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米”,建立创业生态圈,实施“金凤还巢”工程,为返乡创业者提供贴息贷款、免租厂房等“政策礼包”,吸引32名青年创办密集型生产加工、农产品加工、乡村文旅等项目,带动就业岗位900余个。兜底保障网,开发283个公益性岗位,创新“基础工资+绩效奖励”机制,环境保洁员兼任秸秆禁烧巡查员,岗位综合效益提升30%左右。(刘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