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荆山镇沈郢村村民显得特别开心,一场“以葱为媒”的文化盛宴,经过村民精心“烹饪”,聚力筹备。伴随铿锵的花鼓灯锣鼓,好戏连台;为产业振兴凝聚了力量,增添了人气、底气。
近年来,沈郢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引导村民瞄准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一村一品”带动特色农业发展,积极推广大葱、生姜等经济作物的规模化种植,目前已培育形成500亩大葱、110亩绿色蔬菜等特色农作物种植,年产鲜葱1500吨的特色种植基地,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重视、指导下,沈郢村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短、平、快”农作物大葱种植为抓手,通过“合作社+订单农业”模式,因地制宜,规模化流转土地种植大葱,为大葱栽培、销售铺平了道路,在助力实现村民增收的同时,还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从栽葱、到分植、到薅葱大捆,劳动密集型作业带动了就业,一垄垄大葱解决了村民外出务工难的问题,既不耽误自家农活,还可以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沈郢村依托现有合作社,积极推进大葱种植产业培植,按照“文化搭台、产业唱戏”的发展思路,采取筹办“大葱文化艺术节”的模式,全面打造大葱高效种植示范基地,有效带动地方产业振兴。
据了解,今年沈郢村大葱种植面积在稳定500亩基础,增加120亩面积的基础上,还带动相邻的牛王、大庙、支湖、涡南等5个村发展大葱2300亩,并通过“大葱文化艺术节”稳定的产、供、销链条体系,为做大做强、做精做细大葱产业统一认识、优化布局。
下一步,沈郢村将围绕大葱种植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发展,将大葱种植产业培植成“市场前景好、农户有意愿发展、收益明显”的基础性产业加以培植、发展、壮大。(吴高翔 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