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蚌埠消息 眼下正值小麦拔节孕穗关键期,面对近期降水偏少、土壤墒情不足严重影响11.8万亩小麦灌浆的严峻形势,怀远县河溜镇党委政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纪检监督与抗旱保苗工作,通过压实责任、精准调度、科技赋能等组合拳,全力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压实责任链,构建“监督+落实”双闭环机制。“灌溉站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沟渠清淤进度如何?农户灌溉有没有遇到梗阻?”在河溜镇永济村永济电灌站提水抗旱现场,镇纪委督查组工作人员一边查看灌溉台账,一边向村党总支书记王利询问情况。
为确保抗旱保苗各项措施落地见效,河溜镇成立由镇纪委牵头的专项监督专班,建立 “清单式督查+销号式整改”工作机制,围绕责任落实、物资保障、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检查。
截至目前,督查组已开展实地督导20轮次,发现并推动解决灌溉设备老化、沟渠堵塞、用水纠纷等问题30余个,下发督办函7份,约谈相关责任人7人次。“我们将监督‘探头’延伸到抗旱一线,就是要以铁的纪律确保每一项抗旱举措都能直达田间地头,每一滴水都能浇到‘根’上。”河溜镇党委副书记张婧表示。
激活水网脉,27 座灌溉站“火力全开”保供水。“目前所有灌溉站已全部投入运行,日供水量达7万立方米,可满足全镇麦田轮灌需求。”河溜镇水利站站长贾尚明介绍,为提升抗旱供水保障能力,河溜镇提前谋划,对全镇27座灌溉站进行检修维护,对120公里灌溉沟渠进行清淤疏浚。
在唐店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刚刚完成灌溉的麦田里,村党总支书记付成春正在查看麦苗长势。“今年多亏了政府提前修好灌溉站,现在打开阀门就能浇水,省时省力又省钱。” 他算了一笔账:过去靠柴油机抽水,每亩地灌溉成本约40元,现在通过灌溉站集中供水,成本降至15元。
科技赋能“田间课堂”,送来丰收“及时雨”。“当前小麦正值拔节期,也是纹枯病、蚜虫等病虫害高发期,大家要注意科学用药,同时根据土壤墒情适时追肥……”在大成村麦田里,河溜镇农业技术服务站高级农艺师陈多永正带领农技团队开展现场教学。
为提高抗旱保苗的科技含量,河溜镇组建由20名农技骨干和科技特派员组成的“抗旱保苗服务专班”,分片包干到村,通过“田间课堂”“线上答疑”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点对点”技术指导,着力提高抗旱保苗科技含量。
从监督“加压”到科技“助力”,从水利“活血”到服务 “暖心”,河溜镇还建立土壤墒情、气象信息实时监测预警机制,通过短信、微信等渠道向农户推送抗旱建议40余条,实现了从“经验抗旱”到“科学抗旱”的转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抗旱保苗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河溜镇党委书记纪学勤表示,下一步,河溜镇将持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统筹抓好麦田中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工作,确保11.8万亩小麦颗粒归仓,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刘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