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蚌埠消息 从5.37万亩高标准农田的规模化经营,到3400余亩稻虾综合种养的生态实践;从170余家合作社的集群效应,到40余处特色采摘园的蓬勃兴起…… 近年来,怀远县河溜镇紧扣产业发展脉搏,通过强化主导产业、促进集成发展、聚焦差异化经济、推进农文旅融合等多元举措,全力激活镇域新质生产力,走出一条产业兴、乡村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强基固本,筑牢主导产业“压舱石”。河溜镇将强筋小麦、粳(糯)稻、稻虾、果蔬等 5 大主导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通过产业奖补、产业贷款等政策“组合拳”,持续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依托5.3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小田变大田+产业大托管”项目,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去年以来,全镇新增稻虾综合种 3400余亩、精品果蔬6500余亩、大棚养殖2300多亩,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培育主体,打造集成发展“新矩阵”。河溜镇积极培育新型农户、职业农民、种养大户等群体,构建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发挥130余位产业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邀请专家授课与组织外出学习相结合,打通农业增产增效“最后一米”。目前,全镇已培育合作社170余家、家庭农场98家,形成“头雁领飞、群雁齐飞”的产业发展格局,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专业化水平。
创新模式,绘就差异发展“特色卷”。河溜镇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坚持“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差异化发展路径,深度挖掘农业的生态、休闲价值,草莓、虾米、西瓜、葡萄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5700 余亩,40余处采摘园、10余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休闲垂钓、电商产业、农事体验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乡村经济业态,更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体验,让乡村成为“城里人向往、村里人自豪”的美好家园。
文旅融合,奏响产业升级“协奏曲”。河溜镇依托首饰品(工艺品)加工、莲花花鼓灯非遗文化,以及涡河河溜段绿色养生步道、九莲塘湿地公园等特色资源,积极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祠堂村“皖北第一侨乡”、葛圩村汉代龙王庙遗址、河溜村九莲塘湿地公园、葛山寺遗址等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打造“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镇。目前,全镇已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14个、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7个、农业生态示范园2个,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河溜镇将继续深耕产业发展,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让新质生产力成为驱动镇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刘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