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蚌埠消息 “现在村里大事小情都能在议事会上商量着办,干部党员天天往家里跑,有困难很快就能解决!”提起如今的变化,怀远县河溜镇永济村老党员王玉树竖起大拇指。近年来,河溜镇锚定基层治理关键点,以党建为 “红色引擎”,创新机制、凝聚合力,推动基层治理从“粗放管理”迈向“精细服务”,绘就乡村善治新图景。
建强堡垒夯根基,长效管理提质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河溜镇将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通过构建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三位一体”管理台账,为治理成果装上“稳固器”,开展党员“三亮行动”,让党员身份亮出来、承诺晒出来、成绩比出来。依托“双培双带”“敲门入户”等机制,党员干部化身“网格员”,下沉一线摸排群众诉求,推动形成“基层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动模式,全镇划分10个责任区,嵌入基层治理网格,用科学考核体系量化治理成效,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又有精度。“以前矛盾纠纷难协调,现在党员带头上门调解,问题解决在源头。”贡集村党支部书记孙为林感慨道。
创新机制聚合力,多元共治添活力。
“四级网格体系就像一张密实的网,把党建、环境、矛盾调解等工作都‘兜’了起来。” 河溜镇党委副书记张婧介绍。镇里推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包组+网格员包户”的四级网格体系,打破部门壁垒,整合各方职能。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核、德治为要” 原则,探索“共融型”协同机制,发动党员、乡贤加入矛盾调解和民生服务队伍,实现“硬治理”与“软治理”有机结合。康郢村在一次土地纠纷调解中,乡贤主动出面,通过拉家常、讲道理,成功化解矛盾,避免了矛盾升级。
精准服务暖民心,触角延伸增温度。
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河溜镇聚焦民生痛点,镇村党组织联合驻镇单位开展“一支部一实事”活动,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社会民生保障等领域,落地20余项镇、村级项目工程。同时,借助微信工作群、镇村公示栏、入户走访等渠道,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微信群里天天有政策解读,干部上门还带着资料,我们心里透亮多了。”葛山村民盛华龙表示。党员带头示范,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既有精准的靶向性,又饱含为民的“烟火气”。
从“问题清单”到“幸福答卷”,河溜镇正以党建引领为笔,以机制创新为墨,以服务为民为纸,书写基层治理的精彩篇章。下一步,河溜镇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整合各方力量,完善奖惩机制,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乡村治理更有活力、更具温度。(刘流 姚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