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蚌埠消息 近年来,包集镇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将基层治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实际,多管齐下,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党员职责引导、特色产业推动、矛盾化解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工作,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
深刻学习做好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动“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健全党建工作月调阅机制,建立问题台账,督促及时整改,进一步严肃和规范党内组织生活。严格落实选派干部日常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学习、考勤等制度,定期和选派干部谈心谈话,切实发挥选派干部和选调生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此外,通过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研讨5次、开展3次专题讲座、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深刻领会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理论与方针政策,促使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引领作用。
积极引导党员干部肩担职责。通过党性教育、设岗定责、承诺践诺、星级创评等方式,引导党员实现“有职有责、有岗有位、有位有为”。活动中共有456名无职党员参与,认领岗位175个。坚持“党建+信访”,抓好信访办理质效,通过抓实党建工作,积极协调化解各类信访事项和矛盾纠纷;坚持党建+信用,抓好资源要素集聚,着力把农民组织起来、把服务农村的各类主体动员起来,推动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共用。
党建、产业齐抓共管。党建+产业,抓好集体经济发展。勇于从模式上突破创新,打造地方特色产业。做大一产:充分利用各村收回沟塘路坝等集体土地和群众房前屋后闲散空地扩大艾草种植规模,目前全镇种植艾草规模达3700余亩,2024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482.13万元;做强二产: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艾草深加工车间,延伸艾草产业链条提高艾草附加值。提高三产:将艾草和文旅相结合,已成功举办两届“艾草杯”乡村半程马拉松活动。
加强“枫桥经验”落地见效。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协调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深化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建立排查走访包保责任制,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划片包干,对每个重点事项全方位个性化地制定“一人一策”预案,确保在出现问题后及时响应、化解。2024年以来排查矛盾纠纷371件,调处化解323件。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范邪教等平安建设工作宣传,通过线上线下宣传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扩大覆盖面,增强群众防范意识。全镇28个村均完成综治视联网项目建设,雪亮工程自然村庄监控264个已全部安装启用,为平安乡村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邵子璇)
请输入验证码